【三年级语文《赵州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 了解赵州桥的建造背景、结构特点及其历史价值,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讨论、图文结合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 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分析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敬佩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及设计者的巧妙构思。
- 难点:体会作者对赵州桥的赞美之情,感悟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赵州桥图片、相关视频资料。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找有关赵州桥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提问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有哪些著名的古建筑吗?”
引导学生说出“长城”“故宫”等,然后引出“赵州桥”,并展示赵州桥的图片。
2. 简要介绍赵州桥:
赵州桥位于河北省赵县,是隋朝时期建造的一座石拱桥,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著名古桥之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1. 自由朗读课文,标出生字词。
2. 教师讲解生字词,如“隋朝”“石砌”“坚固”等。
3. 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5分钟)
1. 分段讲解课文
- 介绍赵州桥的位置、建造时间及作者的赞美之情。
- 描述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如“桥长五十多米”“桥面平坦”等。
- 第三段:讲述赵州桥的设计者李春以及他的聪明才智。
- 第四段:总结赵州桥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
2. 提问引导:
- 赵州桥有什么特点?
- 李春是怎样设计这座桥的?
- 为什么说赵州桥是世界奇迹?
3. 小组讨论:
分组交流自己对赵州桥的理解,分享搜集到的相关资料。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10分钟)
1. 展示赵州桥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其壮观与美丽。
2. 讨论:你从赵州桥身上学到了什么?
3. 教师总结:赵州桥不仅是一座桥梁,更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我们要珍惜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五)布置作业(5分钟)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 写一篇小短文,介绍赵州桥,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 收集更多关于中国古代桥梁的知识,下节课进行分享。
五、板书设计
```
赵州桥——隋朝建造,世界著名古桥
结构特点:长、宽、坚固、美观
设计者:李春,聪明才智
意义:中华民族的骄傲,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
六、教学反思(课后)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今后应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鼓励他们多思考、多发言,提升课堂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