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一、教学
本节课选自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第67—69页的内容,主题为“解决问题的策略”。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理解并掌握“画图”“列表”“枚举”等基本的解决问题策略。
- 能够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策略,独立或合作完成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不同策略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 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 掌握几种常见的解题策略,并能灵活运用。
- 难点: 根据问题特点选择合适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四、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题卡、实物图片等。
-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直尺等学习工具。
五、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小问题引入课题,例如:“小明有若干个苹果,他分给4个朋友,每人分到3个,还剩2个。请问小明原来有多少个苹果?”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不同的方法来解答这个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2. 新知探究(15分钟)
(1)出示例题:
“小红有10元钱,她想买一些文具,每支铅笔2元,每块橡皮1元,她可以怎样买?”
(2)引导学生思考:
- 提问:你有哪些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鼓励多种思路。
(3)归纳策略: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出三种常见策略:
- 画图法:用图形表示数量关系。
- 列表法:列出所有可能的组合。
- 枚举法:逐个尝试符合条件的方案。
3. 实践应用(15分钟)
(1)小组合作: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完成一道类似的问题,如:“学校要组织春游,共有30人参加,每辆车最多坐6人,至少需要几辆车?”
各组选择一种策略进行解答,并派代表展示。
(2)教师点评:
对学生的方法给予肯定和指导,强调策略的选择应结合问题的特点。
4. 巩固练习(10分钟)
设计几道不同类型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策略。例如:
- “小明每天跑步,第一天跑500米,之后每天比前一天多跑100米,问一周共跑多少米?”
- “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0米,长和宽都是整数,可能的长和宽有哪些组合?”
5. 课堂小结(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解题策略,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收获和疑问。教师总结:
“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关键是要根据题目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养成仔细审题、认真分析的好习惯。”
六、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第68页的练习题,要求写出解题思路和所用策略。
七、板书设计:
```
解决问题的策略
1. 画图法
2. 列表法
3. 枚举法
```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贴近生活的例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了多种解题方法。但在引导学生自主选择策略时,部分学生仍存在困难,今后可加强分类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不同的策略。
注: 本教案为原创内容,基于苏教版教材编写,适用于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符合新课标理念,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