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接再励是什么意思】2. 原创
“再接再厉”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鼓励他人在取得一定成绩后继续努力、不断进步。然而,很多人在书写时会误写成“再接再励”,这其实是错误的用法。
首先,“再接再厉”中的“厉”字,正确的读音是“lì”,意思是“猛烈、强烈”,在这里引申为“更加努力”。整个成语的意思是:在已经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加倍努力,不松懈、不自满。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厉乃。”后来逐渐演变为我们现在常用的表达方式,用来激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
需要注意的是,“励”和“厉”虽然发音相同(都读作“lì”),但它们的意义完全不同。“励”通常表示“鼓励、激励”,如“鼓励”、“励志”等;而“厉”则更多用于描述一种强烈的态势或状态,如“严厉”、“厉声”等。
因此,在正式场合或书面表达中,应使用“再接再厉”,而不是“再接再励”。尤其是在考试、写作、演讲等需要准确表达的环境中,避免错别字是非常重要的。
总结一下,“再接再厉”是一个积极向上的成语,寓意着持续努力、不断进取的精神。掌握它的正确写法和含义,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中更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意思,也体现出对语言文化的尊重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