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滁州西涧译文】《滁州西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描绘了滁州西边小涧的自然景色,表达出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淡然态度。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历来被奉为唐诗中的经典之作。
原诗如下:
> 独怜幽草涧边生,
> 上有黄鹂深树鸣。
> 春潮带雨晚来急,
> 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与赏析:
第一句:独怜幽草涧边生
“独怜”意为“唯独喜爱”,“幽草”指的是生长在幽静角落的小草。这句诗的意思是:我独自喜爱那涧边静静生长的青草。诗人以“幽草”起笔,营造出一种宁静、孤寂的氛围,也为后文的情感铺垫。
第二句:上有黄鹂深树鸣
“黄鹂”是一种鸟,常在枝头鸣叫。“深树”指茂密的树林深处。此句描写的是在高高的树上,黄鹂欢快地啼叫。这一句通过声音的描写,打破了前一句的沉静,使画面更加生动,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第三句:春潮带雨晚来急
“春潮”指的是春天江河涨水,“带雨”表示雨水伴随着潮水而来。“晚来急”说明傍晚时分的雨势突然变大。这一句写的是天气变化带来的景象,表现出一种动态的美,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第四句:野渡无人舟自横
“野渡”是指荒凉的渡口,“无人”说明没有行人,“舟自横”意思是船静静地横在岸边。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人迹罕至、空旷寂静的画面,给人一种超脱尘世、归于自然的感觉。整句诗看似平淡,却蕴含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自由的渴望。
总体解读:
《滁州西涧》虽只有四句,却层次分明,情景交融。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在仕途之外的一种闲适心境。诗中既有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有对现实生活的淡然态度,体现了韦应物诗歌中常见的“清雅”风格。
这首诗不仅是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它让我们在喧嚣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与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