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防汛工作简报优】202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气候形势和持续增强的极端天气风险,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防汛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与安全,扎实推进防汛备汛、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等各项工作,有效应对了多轮强降雨和台风影响,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一、强化责任落实,健全组织体系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防汛工作,层层压实责任,进一步完善防汛指挥体系。省、市、县三级均成立了防汛抗旱指挥部,明确职责分工,强化协调联动。通过签订责任书、开展专项督查等方式,推动各项防汛措施落到实处。
二、加强监测预警,提升应急能力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了覆盖城乡的水文气象监测网络,实现了对江河湖库、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实时监控。同时,加强与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高预报精度和响应速度。
三、推进隐患排查,夯实防御基础
结合年度防汛重点任务,组织开展全面的隐患排查整治行动,重点加强对堤防、水库、涵闸、尾矿库等关键设施的巡查维护。对发现的问题实行清单管理,限期整改,确保各类工程运行安全。
四、完善预案体系,提升实战水平
根据实际情况,修订完善各类防汛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多层级、多形式的应急演练,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和公众自救互救意识。特别是在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段,提前部署抢险队伍和物资储备,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五、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防汛知识和避险常识,提高群众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同时,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及时通报汛情动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2023年的防汛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薄弱环节。下一步,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补齐短板弱项,不断提升防汛减灾能力,为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