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记承天寺夜游》现代文翻译】公元1083年的一个夜晚,月光洒满庭院,苏轼因心中烦闷,独自一人在院中徘徊。他忽然想起好友张怀民,便决定去拜访他。两人一同来到承天寺,寺中寂静无声,只有月光洒在青石板上,清冷而明亮。
他们坐在庭院中,望着天上的明月,感慨万千。苏轼感叹道:“这样的夜晚,怎能没有赏月的人呢?”张怀民也深有同感,二人相视一笑,仿佛在这宁静的夜里找到了心灵的共鸣。
苏轼写下了这篇短文,记录下这个充满诗意与哲思的夜晚。他在文中写道:“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几句描绘出月光下的庭院如同清澈的水池,倒映着竹影和柏树的轮廓,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这篇作品虽篇幅简短,却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它不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流露出他对人生、友情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在那个被贬谪的年代,苏轼依然能以一颗豁达的心面对生活的起伏,这种精神值得后人敬佩。
如今,当我们读到这篇《记承天寺夜游》,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个月夜的宁静与美好。它提醒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妨偶尔停下脚步,抬头看看月亮,聆听内心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