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南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学生姓名:李明(化名)
性别:男
年龄:10岁
年级:四年级
班级:四(2)班
辅导教师:张老师
辅导时间:2025年4月5日
辅导地点:学校心理辅导室
一、个案背景
李明同学是四年级的学生,平时性格较为内向,与同学之间的互动较少。近期,班主任反映他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完成质量下降,情绪波动较大,有时会突然沉默或表现出焦虑情绪。家长也表示孩子在家时情绪不稳定,容易发脾气,甚至出现失眠的情况。
通过初步了解,李明的父母长期在外工作,由祖父母照顾。家庭沟通较少,缺乏情感支持,这可能对他的心理状态产生了一定影响。
二、问题表现
1. 情绪方面:容易烦躁、焦虑,情绪波动大,偶尔会有哭泣行为。
2. 学习方面: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完成质量下降,成绩有所下滑。
3. 人际关系方面:与同学关系较疏远,缺乏朋友,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4. 行为表现:有时会出现逃避行为,如不愿参加班级活动或拒绝与人交流。
三、辅导过程
本次辅导以建立信任关系为首要目标,采用倾听与引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 初次接触:李明进入辅导室时显得有些紧张,但在老师的鼓励下逐渐放松。通过简单的聊天,了解到他最近因家庭原因感到不安,尤其是对父母的思念。
2. 情绪疏导:通过绘画和沙盘游戏的方式,帮助他表达内心感受。在沙盘中,他选择了孤独的小动物和空荡的房屋,反映出他对家庭温暖的渴望。
3. 认知调整:引导他认识到自己的情绪是可以被理解和调节的,并教给他一些简单的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写日记等。
4. 家校沟通:建议家长多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增加亲子交流时间,同时鼓励班主任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
四、辅导效果
经过一次辅导后,李明的情绪有所改善,愿意与老师进行简单交流。他表示自己“感觉没有那么孤单了”,并开始尝试与同学互动。后续计划安排定期辅导,持续关注其心理状态变化。
五、后续建议
1. 建议班主任继续关注李明的学习和行为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反馈。
2. 家长应尽量抽出时间与孩子沟通,增强亲子关系。
3. 学校可考虑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帮助类似情况的学生逐步融入集体。
4. 后续将继续跟踪李明的心理发展,必要时可引入专业心理咨询资源。
记录人:张老师
记录时间:2025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