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折线统计图练习课(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理解其在表示两组或更多数据变化趋势中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分析数据,学会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比较和判断。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与解读。
- 难点:正确区分不同数据系列,并能根据图表进行合理分析与判断。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PPT课件、复式折线统计图示例、相关练习题。
- 学生准备:直尺、铅笔、橡皮、练习本。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某地一年内甲乙两个超市的月销售情况对比”,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图表来表示这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引出课题——“复式折线统计图练习课”。
(二)复习回顾(8分钟)
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基本结构:横轴、纵轴、图例、数据点、连线等。
2. 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理解程度,如:“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图例的作用是什么?”
(三)课堂练习(20分钟)
1. 基础练习:
- 提供一组数据,如某校五年级两个班级的身高分布情况,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
-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2. 综合应用:
- 展示一幅已绘制好的复式折线统计图,提出问题让学生分析,如:“哪个月份两个班级的平均身高增长最快?”“哪个班级的整体身高发展更平稳?”
3. 小组合作:
-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完成一份练习题,内容包括数据整理、图表绘制和问题解答,完成后进行小组展示与交流。
(四)总结提升(5分钟)
-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使用方法。
- 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利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
(五)布置作业(2分钟)
- 完成课本第X页的相关练习题。
- 自选一个感兴趣的数据集,尝试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并写出简要分析。
五、板书设计
```
复式折线统计图练习课
1. 绘制步骤:
- 确定横轴和纵轴
- 标注单位和刻度
- 描点并连线
- 添加图例
2. 分析要点:
- 比较趋势
- 观察变化
- 找出规律
3. 注意事项:
- 图例清晰
- 数据准确
- 表达清楚
```
六、教学反思(可选)
本节课通过多种练习形式,帮助学生巩固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点,同时提升了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引入更多贴近生活的实例,增强学生的兴趣与参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