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炽热(chì)B. 花瓣(bàn)C. 憧憬(chōng)D. 酝酿(niàng)
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是( )
A. 草木葱笼B. 世外桃源C. 喜出望外D. 一丝不苟
3.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出自( )
A. 李白《静夜思》B.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C. 王维《山居秋暝》D.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B. 他因为生病了,所以没来上学。
C.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增长了见识。
D. 他的成绩提高很快,大家都很佩服他。
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风像一把梳子,轻轻梳理着大地。
B. 太阳像一个大火球挂在天空。
C. 他像一只小猫一样安静地坐在角落里。
D. 他跑得比兔子还快。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春》是__________的作品,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
2. “一年之计在于春”出自《__________》。
3. 《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__________,文章以温暖的笔调描写冬天的济南。
4.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__的《题破山寺后禅院》。
5. 《次北固山下》的作者是__________,诗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千古名句。
6.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出自宋词《__________》。
7.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出自李白的《__________》。
8.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文天祥的《__________》。
9.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__________》。
10.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1. 这段文字出自哪篇文章?作者是谁?(2分)
2. 文中“偷偷地”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3. 请简要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3分)
4. 作者为什么用“嫩嫩的,绿绿的”来形容小草?(3分)
5. 请写出你对“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这句话的理解。(5分)
四、作文(25分)
题目:《我眼中的春天》
要求:
1. 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或散文;
2. 内容真实,情感真挚;
3. 语言流畅,结构清晰;
4. 不得抄袭他人作品。
参考范文提示:
可以写一次春游的经历,或者春天里的一件小事,也可以描写春天的景色,结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答案参考(教师使用)
一、选择题:
1. A2. C3. B4. A5. D
二、填空题:
1. 朱自清2. 《齐民要术》3. 老舍4. 常建5. 王湾6. 《临江仙·春景》7.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8. 《过零丁洋》9. 《论语》10. 《论语》
三、阅读理解:
1. 《春》,朱自清
2. “偷偷地”形象地表现了小草悄然生长的情景,表现出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3. 描写了春天里小草生长的情景,展现了春天的活力与美好。
4. 表现出小草的柔嫩和新鲜,增强了画面感和感染力。
5. 这句话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舒适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温柔。
四、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