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
《走进社区,感受生活》
二、活动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的视野逐渐从课堂扩展到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中。为了增强学生对社会生活的了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以“走进社区,感受生活”为主题,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观察、访谈和体验,深入了解社区的运作与居民的生活状态。
三、活动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社区的基本构成及其功能,认识社区服务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调查研究、信息整理、团队合作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激发他们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热情。
四、活动对象:
小学五年级学生(约10-12岁)
五、活动时间:
为期一周(每周三下午)
六、活动地点:
学校所在社区及周边公共场所
七、活动准备:
1. 教师提前与社区居委会取得联系,争取支持与配合。
2. 学生分组,每组4-5人,每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协调。
3. 准备调查表、记录本、相机等工具。
4. 开展一次课前讲座,介绍社区的基本知识和活动要求。
八、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初步了解(第1天)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社区?社区里有哪些设施?”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不同类型的社区,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阶段:实地考察(第2-3天)
各小组根据分工,前往社区内的不同场所进行实地观察和采访。如:
- 社区服务中心:了解社区提供的服务项目;
- 公园或广场:观察居民的日常活动;
- 小卖部或超市:了解社区商业情况;
- 居民家中:通过简单的问卷调查,了解居民的生活习惯和需求。
第三阶段:资料整理(第4天)
各小组汇总调查结果,整理成图文并茂的小报或PPT,并撰写一份简短的调查报告。
第四阶段:成果展示(第5天)
在班级内举行“社区小记者”成果展示会,各小组轮流汇报自己的发现与感悟,分享在活动中的收获与体会。
九、活动评价:
1. 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和成果质量。
2. 鼓励学生写出活动反思日记,记录自己在活动中的成长与收获。
十、延伸拓展:
鼓励学生将活动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如“如何让社区环境更整洁?”“怎样帮助社区里的老人?”并尝试向社区提出合理化建议,增强社会责任感。
十一、注意事项:
1. 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遵守社区秩序,尊重居民隐私。
2. 师生共同制定活动计划,确保活动有序开展。
3.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倾听、观察和思考。
十二、总结:
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们不仅增长了知识,还提升了动手能力和沟通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实践中学会了关注社会、关心他人,为今后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