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全诗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全诗翻译赏析,求快速支援,时间不多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0 01:31:47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全诗翻译赏析】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其作品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与人民疾苦。《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前夕,从长安前往奉先(今陕西蒲城)探望妻子儿女途中所作的一首长篇抒情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杜甫个人的忧国忧民情怀,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

一、原文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老去悲身世,孤舟任所之。

天高云气冷,地远客心迟。

忆昔开元日,繁华似梦时。

金吾不禁夜,玉漏不催时。

宫阙千门闭,山河万里危。

风尘惊四野,豺虎满京师。

圣主犹多难,群臣共此时。

君王不问政,宰相自为私。

赋税重如山,百姓苦无辞。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此身虽在,心常苦。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二、逐句翻译

老去悲身世,孤舟任所之。

年迈而感伤自己的命运,独自乘船漂泊,随遇而安。

天高云气冷,地远客心迟。

天空高远,云气寒冷;地势偏远,旅途漫长,心中感到迟疑。

忆昔开元日,繁华似梦时。

回忆起开元盛世的时候,那时的繁华如同梦境一般。

金吾不禁夜,玉漏不催时。

那时夜晚也不禁止出行,更不用说时间的催促。

宫阙千门闭,山河万里危。

如今宫殿的大门紧闭,国家山河处处危机四伏。

风尘惊四野,豺虎满京师。

战乱四起,四处充满动荡;京城中豺狼当道,局势混乱。

圣主犹多难,群臣共此时。

皇帝虽然英明,却仍面临重重困难;大臣们也在同一困境之中。

君王不问政,宰相自为私。

君主不再关心朝政,宰相却只顾个人私利。

赋税重如山,百姓苦无辞。

赋税沉重得像山一样,百姓苦不堪言却无法申诉。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富贵人家酒肉腐烂,而路边却有人因饥饿冻死。

此身虽在,心常苦。

虽然我还活着,但内心却常常痛苦。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我想把心中的忧愁寄托于琴声,但知音太少,琴弦断了又有谁来听呢?

三、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政治失意、生活困顿之际,面对国家动荡、民生凋敝的现实,发出的深沉感慨。诗中既有对昔日盛世的追忆,也有对当下黑暗现实的批判,更有对自身命运的无奈与悲叹。

诗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句,堪称千古名句,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贫富差距的极端悬殊,成为后世讽刺权贵、同情百姓的经典表达。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结构严谨,体现了杜甫“诗史”风格的特点。他以个人的命运映射国家的兴衰,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时代的苦难,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深切的人文关怀。

四、结语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不仅是一首个人抒怀之作,更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它让我们看到一个诗人如何在风雨飘摇中坚守良知,在苦难现实中书写真情。杜甫用他的笔,为后人留下了一部真实而深刻的历史见证。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