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王安石:桂枝香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王安石:桂枝香,急到原地打转,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7 19:55:05

王安石:桂枝香】《桂枝香·金陵怀古》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一首经典词作。此词虽以“桂枝香”为调名,却并非单纯咏物之作,而是借景抒情,通过描绘金陵(今南京)的山川风物,寄托对历史兴衰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深切忧虑。

全词开篇即气势恢宏:“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作者登上高处远望,正值深秋时节,天色清朗,万物萧瑟。这一句不仅点明了时间与地点,也为整首词奠定了苍凉、沉郁的基调。接着,“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两句,用极简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壮丽的江山图景:江水如白练般清澈,群山如簇拥般挺拔,画面感极强,令人仿佛身临其境。

然而,王安石并未止步于写景。他笔锋一转,转入对历史的回顾:“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这里描绘的是江面上来往的船只在夕阳下缓缓驶离,酒旗在风中飘扬,展现出一幅繁华而略带落寞的景象。这种景象背后,暗含着对昔日盛世的追忆与对当下局势的隐忧。

下阕更是直抒胸臆:“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萋萋。”六朝时期,金陵曾是多个王朝的都城,繁华一时,如今却已随流水而去,只剩下荒草丛生、寒烟缭绕。这一句将历史的变迁与自然的永恒并置,形成强烈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最后两句“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则是对现实的批判。作者借用杜牧《泊秦淮》中的典故,指出即使时代更替,仍有那些不识时务的人仍在吟唱亡国之音,暗示当权者应从历史中汲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整首《桂枝香·金陵怀古》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有对历史兴衰的反思,更有对现实社会的警示。它不仅是王安石个人情感的流露,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宋词中的精品之作,流传千古,历久弥新。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