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赠前朝宫人琵琶色兰兰及赵万里据永乐,忆秦娥及赠前朝宫人琵琶...)】风如剪,寒梅未放春先暖。春先暖,珠帘半卷,玉阶微软。
琵琶一曲情难断,旧时歌舞今何限?今何限,兰兰犹在,梦回宫苑。
此词原题为《忆秦娥·赠前朝宫人琵琶色兰兰》,据传出自元代文人之手,后由赵万里先生从《永乐大典》中辑录。词中所咏“兰兰”,乃一位曾在宫廷中弹奏琵琶的女子,其名虽不显于史册,却因这阕词而得以流传。
“忆秦娥”本是词牌名,源自唐代李白《忆秦娥·箫声咽》,以哀婉缠绵著称。此词借古调写今情,将一位昔日宫中艺伎的孤寂与回忆娓娓道来。她曾是宫廷中的才女,琴音绕梁,舞影翩跹,然而世事无常,盛极必衰,终至国破家亡,流落尘世。
“琵琶色兰兰”一句,点明其身份与容貌。“色”字在此非指容貌之美,而是指其技艺高超,尤以琵琶见长。而“兰兰”则似其名,又似其音,清幽婉转,如兰之香,令人难忘。
全词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既有对往昔繁华的追忆,也有对现实凄凉的感叹。词中“梦回宫苑”一句,尤为动人,仿佛将人带入一个遥远的梦境,那里有金碧辉煌的宫殿,有轻歌曼舞的佳人,也有她那未曾说出口的心事。
赵万里先生在整理《永乐大典》残卷时,偶然发现此词,遂将其收录于《永乐大典散佚书目考》中,成为研究元代文学的重要资料之一。此词虽非名家之作,却因其真挚的情感与细腻的描写,令人心生共鸣。
今日读之,仍觉余韵悠长,仿佛能听见那穿越时空的琵琶声,在风中轻轻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