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综合教案火柴棒拼小人】一、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火柴棒的基本形状与用途,了解其在拼图中的表现力。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用火柴棒拼出简单的人物形象。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增强合作意识与自信心。
二、活动准备:
- 火柴棒若干(安全型)
- 彩色卡纸或硬板纸作为底板
- 胶水或双面胶
- 教师示范作品若干
-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不同风格的小人)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火柴棒,提问:“小朋友,你们见过火柴棒吗?它有什么作用?”引导幼儿讨论火柴棒的用途。接着,教师展示一些用火柴棒拼成的小人图片,问:“这些小人是怎么拼出来的呢?”引发幼儿兴趣。
2. 探索与学习(10分钟)
教师演示如何用火柴棒拼出一个简单的“小人”:一根竖直的火柴作身体,两根斜线作手臂,两根横线作腿,最后加上一个小圆点作头。鼓励幼儿模仿,并尝试自己拼出不同的动作。
3. 自主操作(20分钟)
幼儿分组进行拼摆活动,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发挥想象,拼出不同姿态的小人,如跳舞、跑步、挥手等。同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避免误食或划伤。
4. 展示与分享(10分钟)
请几位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说自己拼的是什么动作的小人。其他幼儿可以补充或提出建议,增强互动与交流。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内容,表扬幼儿的创意与努力。并引导幼儿思考:“除了小人,火柴棒还能拼出什么?”鼓励他们在家中也尝试创作。
四、活动延伸:
- 在美工区投放火柴棒,供幼儿自由拼搭。
- 结合美术活动,让幼儿为拼好的小人画上衣服或背景。
- 家园共育: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用火柴棒拼图,增进亲子互动。
五、注意事项:
- 使用安全型火柴棒,确保无尖锐边缘。
- 活动过程中教师需全程监督,防止幼儿误吞或受伤。
-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不追求结果的完美,重在过程体验。
六、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以“火柴棒拼小人”为主题,结合了动手操作与创意表达,符合中班幼儿的发展特点。通过实际操作,幼儿不仅提高了手部精细动作能力,还增强了对图形组合的理解。后续可进一步拓展材料,如使用吸管、牙签等,丰富拼图形式,提升活动的趣味性与挑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