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枯鉴》原文及译文】《荣枯鉴》是一部古代哲理类典籍,内容深邃,言简意赅,主要探讨人生荣辱、成败得失之间的规律与智慧。虽非出自名家之手,但其思想深刻,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在为人处世、修身养性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原文节选
荣者,人之所趋;枯者,人之所避。
荣者,众人皆欲之,然不知其虚也;枯者,众人皆避之,然不知其实也。
荣不常存,枯亦不永。
荣者或盛极而衰,枯者或隐忍而兴。故君子当知进退之道,识时务之变。
荣而不骄,枯而不怨。
荣时不傲,方能久;枯时不怨,方能复。
贵而忘本,终将失之;贫而守志,可成大器。
富贵易忘初心,贫穷难改本心。故有德者,无论境遇如何,皆不失其道。
智者观势,愚者逐利。
智者察时而动,谋定而后行;愚者见利而趋,无远见而多失。
荣枯之间,皆由心生。
外物虽变,心若不动,荣枯不过浮云耳。
二、译文解析
荣者,人之所趋;枯者,人之所避。
人们都向往荣耀,厌恶困顿。
荣者,众人皆欲之,然不知其虚也;枯者,众人皆避之,然不知其实也。
人人都想获得荣耀,却不知道荣耀背后可能隐藏着危机;人人都害怕困顿,却不知道困顿中也可能孕育转机。
荣不常存,枯亦不永。
荣耀不会永远存在,困顿也不会一直持续。
荣者或盛极而衰,枯者或隐忍而兴。
荣耀的人可能会因为过于张扬而走向衰落,困顿的人也许通过坚持和积累最终迎来转机。
故君子当知进退之道,识时务之变。
因此,有德之人应懂得进退的分寸,认清形势的变化。
荣而不骄,枯而不怨。
在荣耀时不要骄傲自满,在困顿时也不要怨天尤人。
荣时不傲,方能久;枯时不怨,方能复。
荣耀时不骄傲,才能长久保持;困顿时不抱怨,才能重新崛起。
贵而忘本,终将失之;贫而守志,可成大器。
富贵之后忘记根本,最终会失去一切;贫穷却不放弃志向,将来可以成就大事。
智者观势,愚者逐利。
聪明的人善于观察局势,制定长远计划;愚蠢的人只顾眼前利益,缺乏远见。
贵而忘本,终将失之;贫而守志,可成大器。
富贵之后忘记根本,最终会失去一切;贫穷却不放弃志向,将来可以成就大事。
荣枯之间,皆由心生。
荣辱的变迁,其实都源于内心的状态。
三、结语
《荣枯鉴》虽为古文,但其中蕴含的智慧至今仍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它提醒我们:面对人生的起伏,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因荣而喜,不因枯而悲。唯有心静如水,方能看透世事,从容应对人生百态。
无论是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应以坚定的信念和清醒的头脑去面对,方能在人生的长河中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