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布替尼说明书】伊布替尼(Ibrutinib)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治疗的靶向药物,属于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类。该药物在多种B细胞来源的恶性肿瘤中展现出良好的疗效,尤其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细胞淋巴瘤(SLL)、套细胞淋巴瘤(MCL)以及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等疾病中具有重要地位。
一、药物基本信息
- 通用名:伊布替尼
- 商品名:Imbruvica(由强生公司开发)
- 化学结构:一种有机小分子化合物,通过抑制BTK信号通路发挥抗肿瘤作用
- 剂型:胶囊、片剂
- 规格:140mg、150mg、280mg等不同剂量
二、适应症
伊布替尼适用于以下几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
1.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
- 用于初治或复发/难治性患者
- 特别适合存在17p缺失或TP53突变的高危患者
2. 套细胞淋巴瘤(MCL)
- 作为一线或复发患者的治疗选择
3.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
- 用于对传统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的患者
4. 其他适用情况
- 在某些特定类型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及边缘区淋巴瘤(MZL)中也有一定应用
三、药理作用机制
伊布替尼通过不可逆地结合并抑制BTK(Bruton's tyrosine kinase),从而阻断B细胞受体(BCR)信号通路。这一通路在B细胞增殖、存活和迁移过程中起关键作用。通过抑制BTK,伊布替尼可有效减少肿瘤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此外,伊布替尼还能影响其他相关信号通路,如PI3K/AKT/mTOR通路,进一步增强其抗肿瘤效果。
四、用法用量
- 推荐剂量:通常为每日一次,每次140mg或150mg,具体根据患者病情和耐受性调整
- 服用方式:空腹或餐后均可,但应整粒吞服,不可咀嚼或压碎
- 疗程管理:需持续用药,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
五、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伊布替尼总体耐受性良好,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以下不良反应:
- 常见不良反应:腹泻、乏力、肌肉痛、瘀斑、出血倾向等
- 严重不良反应:感染风险增加、心律失常、肝功能异常、肺部间质性肺炎等
- 监测建议:定期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
注意事项:
- 避免与CYP3A4强效抑制剂或诱导剂联用
- 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禁用
- 使用期间需密切监测出血风险
六、药物相互作用
伊布替尼主要通过肝脏代谢,因此与其他经CYP3A4代谢的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例如:
- 与强效CYP3A4抑制剂(如酮康唑、伊曲康唑)合用时,可能增加伊布替尼的血药浓度,导致毒性增加
- 与CYP3A4诱导剂(如利福平、苯妥英)合用时,可能降低伊布替尼的疗效
七、储存与有效期
- 储存条件:避光、密封、阴凉干燥处保存
- 有效期:一般为24个月,具体以药品说明书为准
八、结语
伊布替尼作为一种高效的BTK抑制剂,在多种B细胞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更多适应症中的应用前景也愈加广阔。然而,合理用药、严格监测不良反应仍是确保治疗安全与有效的关键。
如需更详细的用药指导或个体化治疗方案,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或肿瘤科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