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三的复习阶段,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升综合能力,特此整理一份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供广大考生参考与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契约(qì)
B. 玷污(diàn)
C. 颤栗(zhàn)
D. 拘泥(ní)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这次考试,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B. 我们要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C. 这部小说不仅情节生动,而且语言优美。
D.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能来参加今天的会议。
3. 下列诗句中,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情感最为相近的是( )
A.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C.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4.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B. 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
C.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全书共120回。
D.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汇编,由孔子本人编写。
5.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吾尝跂而望矣(踮起脚尖)
B. 而闻者彰(清楚)
C. 金就砺则利(金属)
D. 锲而不舍(雕刻)
二、文言文阅读(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论语·学而》
6.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学而时习之:_________
(2)不亦说乎:_________
7. 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8. 结合全文,简要说明孔子认为“君子”的标准是什么?(4分)
9. 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学而时习之”的理解。(6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越来越依赖于电子设备,手机成了生活的必需品。然而,过度使用手机不仅影响了我们的视力,还削弱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有人曾说:“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的确,它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合理使用科技,让科技真正服务于人类的生活。
10. 文中提到的“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指的是什么?(3分)
11. 作者认为“科技”带来的主要问题是( )(3分)
A. 影响视力
B. 削弱人际交流
C. 造成环境污染
D. 引发社会矛盾
12. 请概括本文的主要观点。(4分)
13. 结合现实,谈谈你对“科技应服务于人类”的看法。(7分)
四、作文(40分)
题目:在成长的路上,我学会了______
要求:
1. 将题目补充完整;
2. 内容真实,感情真挚;
3. 语言流畅,结构清晰;
4. 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 C
3. D
4. D
5. C
二、文言文阅读
6. (1)时常复习
(2)不也是高兴的吗?
7. 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8.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具备谦逊、宽容、勤奋学习等品质。
9. (略,根据个人理解作答)
三、现代文阅读
10. 科技既带来便利,也带来问题。
11. B
12. 本文主要表达了应合理使用科技,使其为人类服务的观点。
13. (略,根据个人理解作答)
四、作文
(略,根据题目要求写作)
以上便是本次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同学们的复习有所帮助,祝大家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