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创作的一首长篇抒情诗。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离骚》不仅展现了屈原卓越的艺术才华,更体现了他忠贞爱国的精神和对理想不懈追求的情怀。以下为《离骚》的部分原文及其现代汉语翻译:
原文: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翻译:
我是古代帝王高阳氏的后代啊,我的父亲叫做伯庸。
当摄提星在正月里正当其位的时候,我出生在庚寅日。
原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翻译:
我已经具备了内在的美好品质,再加上勤奋努力所获得的能力。
我披着江离草和白芷花,还把秋天的兰花当作饰物佩戴。
原文: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翻译:
我急急忙忙地好像赶不上什么似的,唯恐岁月不等人。
早晨采摘山坡上的木兰,晚上又去收集岸边的宿莽草。
原文: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翻译:
日月匆匆流逝不停留,春天和秋天依次更替。
看到草木枯萎凋零,我担心美好的事物会渐渐衰老。
以上仅为《离骚》中的一部分内容,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个人理想的执着追求。通过这些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屈原那颗炽热的心灵以及他对美好世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