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汝于成”是一个充满哲理的成语,出自《荀子·大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玉需要经过雕琢才能成为精美的器物,而人也需要通过学习和磨练才能有所成就。因此,“玉汝于成”的字面意思是“像对待玉一样对待你,使你最终成功”,引申为通过艰难困苦来成就一个人。
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逆境中成长,或者强调通过不懈的努力与坚持最终取得成功的道理。它蕴含了对人生坎坷的一种积极态度,鼓励人们勇敢面对挑战,把困难当作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成语造句:
1. 小明虽然家境贫寒,但他始终坚信“玉汝于成”,通过勤奋学习最终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2. 他深知创业路上荆棘满布,但依然以“玉汝于成”的信念激励自己,最终让公司步入正轨。
典故:
这一成语背后有着深刻的哲学思考。据传,战国时期齐国的名臣晏婴曾向齐景公进言,指出人才的成长如同美玉的加工过程,必须经过反复打磨才能展现出其价值。晏婴用“玉不琢,不成器”来形容人的成长历程,强调只有经历磨难与锤炼,才能实现自我提升和蜕变。
后来,这一思想被后世总结为“玉汝于成”,并广泛应用于教育、励志等领域。它不仅是一种智慧的结晶,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困境,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迎来属于自己的辉煌时刻。
总之,“玉汝于成”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成语,它传递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值得我们每个人去铭记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