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之御》是一篇出自《晏子春秋》的短文,通过一个仆人的视角,展现了晏子的贤德与智慧。文章虽短,但寓意深刻,体现了儒家“以德服人”的思想。
原文: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者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晏子御,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晏子曰:“吾见此子也,志义不修,好恶无节,非所以事君也。”遂辞之。
御者曰:“臣有妻,愿乞妾。”晏子曰:“子何以知之?”对曰:“臣之妻从门间窥之,见其夫为晏子御,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晏子曰:“善。”
翻译:
晏子担任齐国的宰相,有一次外出,他的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看,看到她的丈夫为晏子驾车,神情得意,非常自满。晏子说:“我见到这个人,内心没有修养,喜好和厌恶没有节制,不能用来侍奉君主。”于是就辞退了他。
车夫说:“我有个妻子,希望能把她收为妾。”晏子问:“你怎么知道的?”车夫回答:“我的妻子从门缝里偷看,看到我为晏子驾车,神情得意,非常自满。”晏子说:“你说得好。”
阅读理解题及参考答案:
1. 文中“其御者之妻从门间而窥”中的“窥”字是什么意思?
- 答:偷看、偷偷地看。
2. 晏子为什么辞退车夫?
- 答:因为晏子认为车夫志向不坚定,行为没有节制,不适合侍奉君主。
3. 车夫为何请求把妻子收为妾?
- 答:因为他觉得妻子知道自己在晏子面前表现得很得意,可能因此感到羞愧,想借此机会改变自己。
4. 这篇文章主要表达了什么道理?
- 答:文章通过晏子的言行,强调了修身养德的重要性,以及一个人应有自省精神,不可骄傲自满。
5. 你从文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 答:做人要谦虚谨慎,注重内在修养;同时也要善于听取他人意见,及时改正缺点。
总结:
《晏子之御》虽然篇幅简短,但内容丰富,人物形象鲜明。晏子作为一位贤明的政治家,不仅以德治国,更以身作则,教育身边的人。文章通过一个小小的车夫故事,传达了深刻的道德观念,值得我们深思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