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下列题目。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 下列对《水调歌头》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把酒问青天”表现出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
B. “高处不胜寒”既指月宫寒冷,也暗含政治上的孤寂。
C. 全词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无奈与悲观情绪。
D.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寄托了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
2. 下列对《定风波》中“一蓑烟雨任平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表现作者面对风雨的从容与豁达。
B. 描写作者身穿蓑衣在雨中行走的情景。
C. 表达作者对自然环境的不满。
D. 抒发作者对仕途坎坷的感慨。
3. 两首词都体现了苏轼怎样的思想情感?( )
A. 悲观厌世
B. 豪放洒脱
C. 忧国忧民
D. 离愁别绪
4. 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一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这是对人生和自然规律的哲理性总结。
B. 表达了对人生无法圆满的无奈。
C. 强调了人应积极面对生活的变化。
D. 是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5. 下列诗句中,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表达意境相同的一项是( )
A.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D.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 请简要分析《水调歌头》中“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所表达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定风波》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题(15分)
结合你对这两首词的理解,谈谈你对“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感悟。
要求:字数不少于600字,语言流畅,观点明确,结构清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A
3. B
4. D
5. C
二、简答题
1.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在幻想与现实之间的徘徊,虽然向往超脱尘世,但最终还是眷恋人间的生活。既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也有对现实生活的留恋。
2. 表现了作者面对困境时的从容与豁达,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三、作文题(略,根据学生实际写作情况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