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其父苏洵,其弟苏辙,皆为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自幼聪慧过人,博览群书,尤擅诗词文章。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步入仕途。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初任凤翔府签判时,他便展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务实的工作态度。在杭州任通判期间,他兴修水利,造福百姓,深得民心。然而,由于政见不同,苏轼多次受到权臣排挤,被贬至黄州、惠州、儋州等地。即便身处逆境,苏轼依然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寄情山水,吟诗作赋,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
苏轼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更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才。他的散文汪洋恣肆,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合称“苏辛”;他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齐名,称为“宋四家”。此外,他还擅长绘画,对后世影响深远。
苏轼的一生,是才华横溢的一生,也是饱经风霜的一生。他以超凡的智慧和坚韧的品格,在逆境中不断超越自我,成为中华文化史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星。正如他自己所言:“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不仅是一句自嘲,更是一种坦然面对人生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