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党支部作为党的战斗堡垒,其选举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一个规范、公正的党支部选举过程不仅能够确保党内民主的落实,还能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下是党支部选举的基本流程,供参考。
一、筹备阶段
1. 确定召开时间
支部委员会根据上级党委的要求和本支部实际情况,确定召开党员大会的时间,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
2. 制定选举方案
制定详细的选举工作方案,包括选举的目的、原则、程序、候选人条件、提名方式等,并报上级党组织审批。
3. 组建选举工作组
成立由支部书记或副书记牵头的选举工作组,负责具体事务,如会务安排、材料准备、宣传动员等。
4. 开展宣传动员
通过召开会议、印发文件等形式,向全体党员传达选举的重要意义,明确选举规则,鼓励广大党员积极参与。
二、提名与推荐阶段
1. 酝酿初步人选
根据上级党组织的要求和支部党员的实际状况,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广泛征求党员意见,初步提出候选人建议名单。
2. 差额提名
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按照差额比例(一般不少于20%)确定正式候选人名单,并提交支部委员会审议。
3. 公示候选人
将候选人名单及简历进行公示,接受党员监督,确保透明公开。
三、投票选举阶段
1. 召开党员大会
按规定程序召集全体党员参加选举大会,主持人宣布会议议程并介绍候选人情况。
2. 无记名投票
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选举,设监票人和计票人,确保选举过程公平公正。
3. 统计选票
由监票人和计票人当场清点选票,公布选举结果,并报上级党组织备案。
四、后续工作
1. 新班子就职
选举产生的新一届支部委员会成员召开首次会议,明确分工,部署近期工作。
2. 总结经验
对整个选举过程进行回顾总结,查找不足之处,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
3. 上报结果
将选举结果及相关材料及时上报至上级党组织,完成相关手续。
党支部选举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必须严格按照党章和相关规定执行。通过科学规范的选举流程,可以选出真正符合党员期望、具备领导能力的优秀干部,推动党支部更好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为实现党的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