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年10月15日
天气:晴朗
今天,我和班主任李老师一起进行了家访活动。这次家访的对象是班上的一位名叫小明的小学生。小明是我们班成绩中等偏上的学生,性格内向,平时不太爱说话,但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作业完成得也比较认真。
家访过程
我们来到小明家时,他的父母正在厨房忙碌着准备午饭。见到我们到来,小明的妈妈显得有些紧张,但还是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她告诉我们,小明从小就比较害羞,不太愿意与人交流,尤其是对陌生人更是如此。
在交谈中,我们了解到小明的家庭情况。小明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工作时间较长,平时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多。小明的奶奶负责照顾他的日常生活,因此他在家里的主要监管者是奶奶。奶奶表示,虽然自己年纪大了,但会尽力帮助小明学习和生活。
小明的表现
在家访过程中,小明一直躲在奶奶身后,偶尔探出头来偷偷看我们一眼又缩回去。尽管他表现得有些拘谨,但当奶奶提到学校的事情时,他还是忍不住插了几句话。例如,他提到自己喜欢画画,经常会在课余时间画一些小动物。他还特别喜欢数学课,觉得解题很有意思。
通过与小明的短暂互动,我们发现他是一个聪明且有潜力的孩子,只是缺乏自信。我们鼓励他多参加班级活动,比如讲故事比赛或者绘画展览,希望能帮助他建立自信心。
家长的意见
小明的父母非常关心孩子的教育问题。他们希望学校能够多关注小明的心理健康,给予他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同时,他们也表示愿意配合学校的工作,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
我们的建议
针对小明的情况,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 增强沟通:建议班主任多与小明进行一对一的谈话,了解他的内心想法,并及时给予指导。
2. 培养兴趣:鼓励小明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画画或音乐,这有助于提升他的自信心。
3. 家校合作:希望家长能更多地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比如定期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结束语
离开小明家时,他的奶奶握着我们的手说:“谢谢你们这么关心小明。”这句话让我们感到温暖而欣慰。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深知每个孩子都有无限的潜力,只要给予足够的关爱和耐心,他们都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希望这次家访能够为小明的成长带来积极的影响,也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机会走进孩子们的家庭,倾听他们的声音,理解他们的需求,共同为他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