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如下: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柳宗元通过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夜晚,渔翁在西山旁栖息;清晨,他从清澈的湘江取水,并用楚地的竹子生火做饭。当炊烟散去、太阳升起时,四周寂静无声,仿佛看不到渔翁的身影。一声桨橹划破水面的声音传来,顿时让整个山水显得更加翠绿。回头看去,渔翁已泛舟江中,而天空中悠闲的白云似乎也在追逐着什么。
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也反映了他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生活方式的渴望。柳宗元借渔翁这一形象寄托了自己的理想境界——一种不受外界干扰、能够随心所欲地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状态。这种思想贯穿于他许多作品之中,成为其文学创作的重要特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