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李清照及其创作背景,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2. 理解词作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内心世界。
3. 学习运用联想和想象解读诗词的方法,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词作的思想内涵;掌握李清照婉约派词风的特点。
难点:结合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深入分析词人复杂的情感状态。
三、课前准备
教师需提前搜集有关李清照生平事迹及相关作品资料,并准备好多媒体课件或相关图片资料用于课堂展示。学生则需要预习课文内容,查阅关于宋朝社会文化背景的信息。
四、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关于宋代女子生活的视频片段(如电视剧《大宋提刑官》中的某些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古代女性的生活状况以及她们如何表达自我情感的方式。然后引入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经典之作《声声慢》。
五、整体感知
1. 教师范读全词,注意把握节奏与语气;
2. 学生自由朗读,注意字音准确无误;
3. 指名几位同学分别朗读,师生共同点评;
4. 全班齐声朗读一遍。
六、深入探究
1. 分析词句含义
- “寻寻觅觅”表达了怎样的心境?
- “冷冷清清”反映了什么样的氛围?
- “凄凄惨惨戚戚”又是怎样一种情绪?
2. 探讨情感线索
- 从开头到结尾,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 这种变化背后隐藏着哪些深层次的原因?
3. 品味语言特色
- 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增强表现力?
- 这些手法对于传达主题思想起到了什么作用?
七、拓展延伸
1. 将《声声慢》与其他同类题材的作品进行比较阅读,比如温庭筠的《菩萨蛮》等;
2.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这首词的理解;
3. 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尝试模仿创作一首类似的抒情小令。
八、布置作业
1. 背诵并默写《声声慢》全文;
2. 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3. 查找更多关于李清照及其作品的相关资料,下节课分享交流。
九、板书设计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秋风秋雨愁煞人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十、总结升华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领略到了李清照作为一代才女的非凡才华,也感受到了她面对人生坎坷时那份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始终保持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灵,善于发现美、创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