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北宋著名文学家,以其婉约词风著称于世。他的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清丽的语言见长,其中《撼庭秋》一词便是其代表之作之一。这首词不仅展现了晏殊独特的艺术风格,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撼庭秋》原文如下:
别来音信千里,
恨悠悠,几时休?
相思相见知何日?
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
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
短相思兮无穷极。
首句“别来音信千里”,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与远方亲人或友人之间久别的思念之情。千里的距离,使得彼此之间的联系变得极为困难,“恨悠悠,几时休?”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无奈与惆怅。“相思相见知何日?”一句,则将期盼重逢的心情推向高潮,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接下来的“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两句,从对方的角度出发,想象着对方也一定在经历着同样的相思之苦,从而拉近了两人之间的心理距离。而最后的“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则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强调了相思之情的绵延不绝,无论时间长短,都难以消散。
整首词语言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通过层层递进的手法,晏殊成功地塑造了一幅生动的相思图景,让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真挚情感。同时,这首词也反映了宋代文人普遍存在的对人生聚散离合的感慨,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