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刺客这一特殊的职业或身份始终充满了神秘与传奇色彩。司马迁在《史记》中以《刺客列传》记录了五位刺客的事迹,他们分别是曹沫、专诸、豫让、聂政和荆轲。这些刺客虽出身不同,但都因忠义而名垂青史。
原文如下: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专诸者,吴堂邑人也。伍子胥之亡楚而适吴也,知专诸之能。乃进专诸于公子光,欲以刺王僚。
豫让者,晋人也。尝事范氏及中行氏,皆无功而归。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
聂政者,轵深井里人也。杀人避仇,与母姊如齐,以屠为事。
荆轲者,卫人也。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不遇。
以下为现代汉语翻译:
曹沫是鲁国人,凭借勇敢和力量侍奉鲁庄公。鲁庄公喜好勇士。曹沫作为鲁国的将领,与齐国交战,三次都失败了。鲁庄公害怕,于是献出遂邑的土地来求和。然而曹沫仍然被任用为将领。
专诸是吴国堂邑人。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时,了解到专诸的能力,便推荐他给公子光,目的是让他去刺杀王僚。
豫让是晋国人。曾经效力于范氏和中行氏,都没有建树就离开了。后来投奔智伯,智伯非常尊重并宠爱他。
聂政是轵地深井里的人。因为杀人躲避仇家,和母亲姐姐一起去了齐国,以屠宰为生计。
荆轲是卫国人。喜欢读书习剑,并用他的学识游说卫元君,但未得到重用。
以上便是对《刺客列传》的部分概述及其翻译。每一位刺客的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个人命运交织的复杂情感,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