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是一个让老师和家长都头疼的学生。他成绩落后,课堂上总是心不在焉,作业也常常敷衍了事。班主任李老师注意到了他的问题,并没有简单地批评或放弃他,而是决定深入了解小林。
通过家访,李老师发现小林的家庭条件并不差,但父母工作繁忙,与孩子沟通较少。小林从小缺乏关注,渐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了解到这一点后,李老师开始尝试改变策略。
每天放学后,李老师都会主动找小林聊天,询问他的想法和困惑。她还特意安排班上的优秀学生帮助小林复习功课。为了激发小林的积极性,李老师设立了“进步之星”奖励机制,只要小林在某一方面有所进步,就能获得奖励。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林逐渐发生了变化。他开始认真完成作业,上课时也不再东张西望。虽然进步缓慢,但他终于找回了学习的乐趣。期末考试中,小林的成绩有了显著提升,全班同学也为他的努力鼓掌欢呼。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每个孩子都有潜力,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和鼓励。耐心和爱心是教育中最宝贵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