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若金汤是什么意思】“固若金汤”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防御非常坚固,难以被攻破。这个成语常用于军事、政治或商业等领域的防守策略中,强调其坚不可摧的特性。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固若金汤 |
拼音 | gù ruò jīn tāng |
出处 | 《后汉书·马援传》:“城固若金汤。” |
释义 | 形容防御非常坚固,像金属铸造的城墙、沸水般的护城河一样难以攻破。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防御体系非常牢固。 |
近义词 | 铁壁铜墙、坚不可摧、天衣无缝 |
反义词 | 软弱可欺、不堪一击、漏洞百出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固若金汤”最早出自《后汉书·马援传》,原意是形容城池坚固,后来逐渐演变为一个常用成语,广泛用于描述各种形式的防御体系。其中,“金”指金属,象征坚固;“汤”指滚烫的水,比喻难以逾越的防线。两者结合,形象地表达了防御的严密性。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使用示例 |
军事 | 这座要塞固若金汤,敌军无法突破。 |
商业 | 公司的安全系统设计得固若金汤,防止数据泄露。 |
政治 | 国家的边防政策一直坚持固若金汤的原则。 |
四、总结
“固若金汤”是一个形象生动、寓意深刻的成语,常用于强调某种防御机制的严密性和不可侵犯性。它不仅在古代战争中具有重要意义,在现代生活中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提醒人们在面对挑战时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和防护。
通过了解这一成语的来源、含义和使用方法,可以更好地掌握其在实际语言中的运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