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涎三尺的意思】“垂涎三尺”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对某样东西非常渴望、羡慕,甚至到了极度想要的地步。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因为过于贪心或喜爱而口水流得很长,仿佛能滴到三尺之外,因此得名。
在日常生活中,“垂涎三尺”多用来形容人们对美食、财富、权力或其他诱人事物的强烈欲望。虽然它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但在某些语境中也可以表示一种强烈的兴趣或追求。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垂涎三尺 |
拼音 | chuí xián sān chǐ |
出处 | 《三国志·魏书·钟会传》:“会(钟会)好学,善骑射,有文武之才,然性多疑,每见其母,必垂涎三尺。” |
释义 | 形容非常贪心或极其羡慕某物,欲望极强。 |
用法 | 多用于口语或书面语中,带有贬义或戏谑意味。 |
近义词 | 贪得无厌、垂涎欲滴、心驰神往 |
反义词 | 心安理得、淡泊名利、知足常乐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食物诱惑 | 看着那块蛋糕,他垂涎三尺,恨不得立刻咬一口。 |
财富向往 | 他看到别人买房买车,心里顿时垂涎三尺。 |
权力欲望 | 他对升职机会垂涎三尺,整天围着领导转。 |
他人成就 | 同事拿到奖金后,他垂涎三尺,忍不住抱怨自己运气不好。 |
三、注意事项
1. 语气轻重:该成语通常带有轻微的贬义,不宜用于正式场合或对长辈使用。
2. 语境适配:根据上下文判断是否适合使用,避免误解为过度贬低他人。
3. 搭配使用:可与“口水直流”、“眼馋不已”等词语搭配,增强表达效果。
四、总结
“垂涎三尺”是一个生动形象的成语,用来描述人对某种事物的极度渴望。它不仅展现了语言的魅力,也反映了人类普遍的心理状态——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语气,以达到最佳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