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冲斗牛是什么意思】“气冲斗牛”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的情绪非常激动、愤怒或气势高昂,甚至到了一种令人震撼的程度。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天文星象,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和文学意味。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气冲斗牛 |
拼音 | qì chōng dòu niú |
出处 | 《晋书·张华传》:“华闻之,曰:‘此天子气也,可掘地深二丈,必得宝剑。’果得青釭(gāng)剑,光焰照夜。又云:‘紫气东来,气冲斗牛。’” |
字面意思 | “气”指气势,“斗牛”是星宿名,代表天空中的两个星座,引申为高处或极高的地方。 |
引申义 | 形容人情绪高涨、气势逼人,有时也用于形容人的志向远大、精神振奋。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描写人物情绪激烈、气势磅礴的场合,如战斗场面、演讲、表达强烈情感等。 |
近义词 | 气势汹涌、怒火中烧、斗志昂扬 |
反义词 | 心平气和、冷静沉着、安分守己 |
二、成语用法示例
1. 情绪激烈
他听到消息后,怒火中烧,气冲斗牛,差点与对方动起手来。
2. 气势逼人
在会议上,他发言时气冲斗牛,让在场的人都感到压力巨大。
3. 志向远大
少年时期就立志要干一番大事业,气冲斗牛,充满豪情。
三、文化背景
“气冲斗牛”最早出自《晋书》,原意是指一种祥瑞之气直冲星空,后来逐渐演变为形容人情绪或气势的强烈表现。这一成语不仅在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在日常口语中也广为流传,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气”的重视,以及对精神力量的推崇。
四、总结
“气冲斗牛”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既可用于描述情绪的激烈,也可用于形容人的精神状态或志向。它不仅展现了语言的美感,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与人类情感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来源、含义及使用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其在现代汉语中的应用,提升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