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归故山草堂】《暮春归故山草堂》是唐代诗人钱起的作品,描绘了作者在暮春时节回到故乡草堂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山水田园诗的独特魅力。
一、
《暮春归故山草堂》通过描绘春末夏初的自然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归家后的宁静心境。诗中“幽人归独卧,滞留未归期”一句,道出了诗人因事未能及时返回的无奈;而“雨中草色绿,镜里鬓毛衰”则表现了岁月流逝带来的变化。全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具有浓厚的田园气息。
二、诗歌解析表
诗句 | 解析 | 情感表达 |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 春天即将过去,鸟儿稀少,辛夷花已谢,杏花飘落,表现出暮春时节的萧瑟景象。 | 孤寂、凄凉 |
始怜幽竹林,复得野径微。 | 初步感受到幽静的竹林和隐秘的小路,展现出归乡后的宁静与安详。 | 安宁、欣慰 |
雨中草色绿,镜里鬓毛衰。 | 雨水滋润着草地,但自己却已年老,鬓发斑白,感叹时光流逝。 | 感叹、哀愁 |
不道君恩薄,空令客梦悲。 | 不认为皇恩浅薄,只是让游子梦中感到悲伤。 | 思念、无奈 |
幽人归独卧,滞留未归期。 | 幽居之人独自归来,却因事未能及时回去。 | 惆怅、无奈 |
三、艺术特色
1. 意象丰富:诗中运用了“黄鸟”、“辛夷花”、“杏花”、“幽竹”等自然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幽淡远的意境。
2. 情感真挚: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对故乡的深厚感情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3. 语言简练:全诗用词精炼,句式工整,体现了唐代诗歌的典型风格。
四、结语
《暮春归故山草堂》不仅是一首写景诗,更是一首抒情之作。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暮春时节的自然风光,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人生、时间与故乡的深刻思考。这首诗在唐代山水田园诗中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