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名叫晏婴的大夫,他以机智幽默、能言善辩而闻名于诸侯之间。当时齐国与楚国是两个实力相当的大国,彼此之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然而,楚国一直对齐国怀有戒心,因此时常寻找机会羞辱齐国。
有一次,楚王设下圈套,想要在宴会上当众羞辱晏子。宴会开始时,楚王故意让一个身材矮小的人从堂下走过,并问左右:“这是谁?”有人回答说:“这是齐国来的使者。”楚王便笑着对晏子说道:“齐国难道没有人了吗?怎么派你这样一个矮子来做使者呢?”全场顿时哄笑起来,气氛显得十分尴尬。
面对这样的侮辱,晏子并没有生气,而是镇定自若地回答道:“大王有所不知,我们齐国有个规矩,最贤能的人出使强国,次等的人才出使弱国。如今我既然被派遣来贵国,想必是因为齐国还有比我还贤能的人吧!”此话一出,不仅化解了尴尬局面,还巧妙地回击了楚王的无礼之举,令在场所有人都不禁佩服他的智慧。
接着,楚王不甘心失败,又安排了一场更为复杂的考验。他命人将城门关闭,并在旁边开了一扇小门,然后对晏子说:“我国城门狭窄,请您从小门进入吧。”晏子听后微微一笑,说道:“狗洞是用来进出狗的地方,如果是出使君子之国,则应走正门;如果出使的是狗国,则才需要通过狗洞。请问,我是来到哪里了?”楚王听了这话,顿时哑口无言,只好命令打开城门迎接晏子。
晏子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不仅维护了国家尊严,同时也赢得了楚国人的尊重。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困境时要保持冷静,善于思考,运用智慧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退让或争执。同时,也展现了古代外交官应有的风度与修养,即使身处逆境也能从容应对,为国家赢得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