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楫中流的意思是什么】“击楫中流”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历史故事,常用来形容人在面对困难时勇敢无畏、奋发图强的精神。以下是对该成语的详细解释和总结。
一、成语释义
击楫中流:字面意思是“击打船桨在江心”,引申为在艰难险阻中奋勇向前,不畏艰险,勇于担当。这个成语多用于形容人具有坚定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二、出处与典故
该成语出自《晋书·祖逖传》:
> “(祖逖)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讲的是东晋名将祖逖在渡江时,击打船桨发誓要收复中原,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
三、用法与语境
- 常用场合:用于赞扬他人或自己在逆境中坚持奋斗、迎难而上的精神。
- 感情色彩:褒义词
- 结构类型:动宾结构
- 近义词:百折不挠、锲而不舍、奋发图强
- 反义词:知难而退、畏首畏尾、消极怠工
四、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击楫中流 |
拼音 | jī jí zhōng liú |
含义 | 在艰难中奋勇前进,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
出处 | 《晋书·祖逖传》 |
典故 | 祖逖渡江时击楫发誓,立志收复中原 |
用法 | 褒义词,用于形容人有坚定意志和奋斗精神 |
近义词 | 百折不挠、锲而不舍、奋发图强 |
反义词 | 知难而退、畏首畏尾、消极怠工 |
五、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击楫中流”不仅是一种精神象征,也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勇气和决心。无论是个人成长、事业发展,还是国家建设,都需要这种不屈不挠、迎难而上的精神。
通过了解“击楫中流”的含义和背景,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更好地激励自己和他人,面对困难时不轻言放弃,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